月壤变纤维,中国科学家让月球建房梦想成真成本大降
中国科学家正逐步将科幻梦想变为现实,他们正在探索利用月球土壤建造月球科研站的可能性。这一壮举的实现得益于一项突破性的技术——“月壤成纤”。http://www.zhbmm.com/
在近期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届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上,国内外200多名专家共同探讨了嫦娥五号、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。东华大学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的团队利用嫦娥五号带回的仅500毫克月壤,成功研发出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的技术与设备。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月壤的高效利用,损耗率还不足10%,为未来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提供了就地取材的关键技术支持。
朱美芳院士(左)接收月球科研样品,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月球科研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。
科学家们指出,从地球运输建筑材料到月球的成本极为高昂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月球距离地球38万公里,运输成本高达每公斤8万美元。因此,利用月球表面的土壤作为建筑材料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。朱美芳团队的“月壤成纤”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理念,通过在实验室模拟月球的真空和微重力环境,成功地将月壤转化为纤维材料。
东华大学成艳华教授是朱美芳团队的一员,她表示,这种“月壤纤维”的直径在10-50微米之间,比头发丝还要细,且其拉伸断裂强度、纳米级硬度和弹性模量等关键参数均达到了工程应用的标准。这意味着,未来月球建筑可以使用这种纤维作为“筋骨”,替代地球上的钢筋。
页:
[1]